牡丹花狮子门墩雕塑

发布于: 访问:57人次
牡丹花狮子门墩雕塑

牡丹花狮子门墩雕塑

    门墩的形成可以说是在公园年以后,但在当时不叫做门墩,叫做门枕石。在当时有人想门枕石的外侧部分做的稍高一些,又有人在它的各个面上都雕上了装饰性的线条。有的人为了使门墩更加引人注目,把它做得更高些。后来,又在线条中刻上了图案,图案不断丰富。再后来,门枕石部分和门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线逐渐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台子。在后来形成了抱鼓型门墩,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有人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并蒂同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吉利,于是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样式。其次,受欢迎的门墩是在祥云上雕出莲叶形,再在上边放鼓。到了北京的时候,形成了老北京的门墩,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门墩如今当然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


    石雕门墩,又称门枕石,通常位于门楼下左右两边,是中华民族石雕艺术的代表,门墩艺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雕门墩发展了宅门的功能构件门枕石,其等级是由门的等级决定的;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抱鼓石可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抱鼓石鼓顶的狮子是龙生九子之一的椒图;抱鼓石并非门当户对的门当,但可作为联姻家庭身份是否匹配的参照物。石雕门墩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徽派祠堂宅门抱鼓石为代表的样式,笔者称之为螺蚌抱鼓石,多为三段:下部为基座,中部为承托件,上部为抱鼓石。


整个造型不对称,抱鼓石有向外突兀的起势,很像一只螺或蜗牛,抱鼓石就像是其所背负的厚重外壳。另一种是以北京四合院宅门为代表的样式,笔者称之为如意抱鼓石,也可分为三段:下部雕须弥座,座上盖有方形锦巾,中间为由两个横放的仿锥鼓与下部的方形锦巾组合成的如意形,上部为竖立着的圆鼓,一般鼓顶部还雕有卧狮。如意抱鼓石较为对称,整个造型浑然一体,也有只剩一个仿锥鼓与方巾组成半个如意形的依柱式抱鼓石。石雕门墩可以分为皇家门墩、文武门墩、豪富门墩、书香门第门墩、店铺及民宅门墩。但凡是与皇家有关的地方,那石雕门墩大多数都是汉白玉的狮子,透着威风。而文臣武将的家门口是不敢摆大狮子的,他们摆鼓形门墩,鼓面多刻有与他们品级相对应的图案。豪富家门前多摆鼓形石雕门墩,不过他们在鼓上一般是刻吉祥图案。读书人摆箱形石雕门墩,显示自己是书香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