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安徒生人物铜雕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于圣库努德教堂受洗,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17岁发表诗剧《阿尔芙索尔》,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5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西方人物铜雕就是欧洲北美等地区的人物雕塑,其实西方人物雕塑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的,随着铜雕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物雕塑开始出现我们生活中。西方人物雕塑,主要就是用当时先进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运用在雕刻当中。到了我们的现代社会以来,西方人物铜雕开始向身体艺术、行为艺术成为一个主流。东方和西方人物铜雕存在一些很大的差别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审美风格,当然也有牛人,网上传出雕刻大师盯着照片做雕塑技贯中西,自创法则成一派。这是多么令人佩服的事情呀。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关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西方人物铜雕有着自己严格的界限,特定的表现手法,东方的各个门类有自己贯通的地方。这是由于两者之间不同的文化心里造成的。西方人物铜雕也是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西方人大部分人物铜雕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画,并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让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