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园耕地骡子铜雕
骡,哺乳类奇蹄目动物。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主供役用。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Mule),简称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骡和驴骡的繁殖力极其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骡一般指公驴和母马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型较大,像马,叫声似驴,耳长,鬃毛和尾毛则介于马和驴之间,俗称“马骡”。蹄小,四肢筋腱强韧。不仅耐粗饲料、耐劳,抗病力及适应性强,而且挽力大并能持久。故适于拉车和驮物,骡极少有能繁殖后代的;如是公马和母驴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形似驴,故俗称“驴骡”。 骡长得比驴大,又比马强壮,它的力量表现在腰部。而它后面盆骨不能开合,所以不能产子。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公顷左右,人均耕地0.26公顷。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2021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46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8万公顷。常用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土地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和虽然土地条件较差,但能正常收获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用耕地。常用耕地作为中国基本的、宝贵土地资源,受到中国《土地法》严格保护,未经批准,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占用。
动物铜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动物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动物铜雕是一种以动物铜雕造型为原型的铜雕作品,在铜雕中十分广泛。因为动物形象可爱,种类极多,所以也深受铜雕设计者的喜爱。因此,在很多铜雕设计时,都会考虑使用动物做为题材进行设计。这些年来,常见的像铜牛铜雕、铜麒麟、铜狮子等等,数不胜数。动物铜雕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动物自身的可爱之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选用动物铜雕作品,可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能借喻意、形态表达某种意境。比如大型铜狮子安放在门口,显示其威猛。在选择动物铜雕时,一定要根据要放的位置不同而不同,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中。一件可爱的铜雕鹿放在绿地上、公园中,形象可爱,但你要把它放在门口,就不伦不类了。这就是根据位置选择的重要性,比如桌面摆件,可以放马、华尔街牛、貔貅等等,门口可以放铜狮子、铜麒麟、独角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