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铜雕

发布于: 访问:57人次
民族英雄林则徐铜雕

民族英雄林则徐铜雕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 -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不久,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往新疆戍边。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在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作品传世。 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著。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人物铜铜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人物铜雕中有现代人物铜雕也有古代人物铜雕,有西方人物铜铜雕也有东方人物铜雕,有革命家有烈士,有科学家有医学家,有领袖有将士,有思想家有教育学家等等。人物铜铜雕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孔子铜像、老子铜像、李时珍铜像、华佗铜像等等。人物铜雕是最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人物铜铜雕按其雕刻的内容有:名人铜雕即以国内外各大名人为雕刻对象的铜雕,如毛主席、邓小平、爱因斯坦等。主要用作纪念性铜雕,作为人们对名人的一种仰望和追忆;古代人物铜雕,这一部分铜雕主要以古代人物为对象雕刻,一般用于城市景观铜雕之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某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西方人物铜雕,这部分铜雕主要为艺术性人物铜雕,一般用于艺术上的表现,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理想的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