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成吉思汗人物铜雕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铁木真早年丧父,被敌对部族驱逐,投奔克烈部。后集合部众,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经过一系列战争,在1204年基本统一蒙古高原诸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即皇帝(汗)位,建立大蒙古国。建国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大扎撒》。经过多次的对外战争,他占领了东亚金朝的大片领土,并灭亡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迹远抵黑海海滨。1227年,铁木真在西夏投降前夕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于起辇谷。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铁木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自其崛起以来,便被视为野蛮残忍的侵略者 。近代以来,也有观点认为铁木真及其继承人领导下的蒙古帝国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对之后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他对蒙古诸部的统一战争,对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铁木真至今仍被蒙古人视为民族英雄,成为蒙古国的国家象征 。
古代人物雕塑是为了纪念历史上有杰出贡献和伟大事迹的英雄人物,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化的载体。影射了英雄人物的道德价值观和精神文明灵魂。古代人物铜雕既是英雄人物的精神文明的延续及传播,又是当代社会人需要学习和敬仰的对象。古代人物铜雕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好的素材之一。古代人物铜雕对当代人的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古代人物铜雕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古代人物铜雕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当代人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人们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古代人物铜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替而中断。中国春秋战国人物铜雕开始出现,继商、西周之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人物铜雕在西方国家历史也很悠久。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乎遍及各国的大小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古代人物铜雕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式各异,并且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