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道家老子石雕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石雕简单的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艺术品。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赶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在制约着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石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人类历史。如今最常见的就是城市石雕、园林石雕、校园石雕。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买对未来、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见教育的重要性,校园是培育莘莘学子的摇篮,在学校中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实现了从小孩到成人的蜕变,校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可以身心愉悦,这一点上校园石雕功不可没,校园石雕中有人物雕塑景观雕塑等等数不胜数,无限的创意尽在其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领路那里的风采。
校园石雕的隐性教育功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文化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校园石雕就是运用抽象和象征还有隐喻的表现手法这样来突出思想的审美而且重视德育,还能够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校园石雕局域历史的文化的意义。校园石雕的意义是很多的,我们知道校园文化雕塑沉淀着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社会的价值,也蕴含着教育的意义,学生们可以再雕塑的作品里面领会到书本上学不来的只是,比如文化设计的思想,态度还有情感。校园石雕其实就是一本书,一本没有字的书。这就是校园石雕的意义。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校园石雕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