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雷峰塔石雕
雷峰塔,又名黄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石雕塔是指用各种石料雕刻成的塔,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建筑物,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塔起源于佛教,通常很高。石雕塔使用石料并非中国传统建筑所长,但由于石雕本身的性质非常适合建造高塔,因而在塔中以石材为主要材料者也不算少数。石塔在体量上以小型塔居多,在用途上以木塔居多,只有很少的石塔体量高大,建筑这样的石雕塔需要比较高的建筑技术和技巧。这些石塔有的使用大石块有的使用大石条或大石板,更多的则是使用体积较小的石砖,依照砖塔的建筑方式构筑,在承重结构上则多仿照木构。
由于石雕和木材在材料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耐压而弹性较差,后者弹性好但承重能力不强,因而仿木构的石雕塔大多不能发挥石材性质上的优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发展。塔受到的实用功能的限制不大,形式比较自由,又多是由信徒集资或国家和地方资助建造的,常不惜重金以示虔诚,结构方式也很多样,所以样式十分丰富,是匠师们自由驰骋才思的地方,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一个重要类型。中国佛塔以楼阁式和密檐式为主,都是结合印度塔的原型与中国汉代已大量出现的楼阁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