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校园古人苏轼铜雕

发布于: 访问:79人次

宋代文学家苏轼铜雕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 ,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人物铜雕是一种立体艺术,中国古代的人物铜雕达到了非常高的造诣。人物形神具备,或端庄,或诙谐,或专注,或悠然,或健朗,或潇洒,神态惟妙惟肖,意境深远。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情趣,高超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技艺,令人神往。当静静地站在这些精美的人物铜雕面前,一种对古人高超技术的敬仰油然而生!这些似乎富有神性的铜雕也在静静地望着我们,观察着我们。这种互相关照下的语境中,不由想起古人所说,"头顶三尺有神明".这是我们心中的神,给我们指引方向以求心灵慰藉的神,于是我们更加坦然而从容。真,善,美当是健全人生的不懈追求,爱艺术,爱生活,爱自己,爱他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若考察中国社会变革而引起的社会生态变化的话,那么古代铜佛像铜雕是一个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中国古代铜雕中,人物多是以佛道神仙人物传说为创作母本,时代的不同,注定铜雕特点随之发生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中华民族那颗真诚向善的心和对美好生活渴望的愿望。

    根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人物铜雕的记录,根据记载古代的人物铜雕总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皇权、宗教和民间,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朝代有叙述刻画的人物铜雕的风格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代表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的体现。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要属秦始皇的兵马俑,在当时的奴隶制社会,古代人物铜雕秦俑的出现,解救了无数了奴隶的生命,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统治国家之后,即利用铜雕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从而使铜雕艺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中国铜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写实性,造型逼真、面貌各异,对人物表情的拿捏、细节装饰的刻画都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可谓形神兼备。秦始皇兵马俑采用陶土烧制,一般采用模制加手工塑型的技术,分段成型,整体焙烧。这繁复的工艺流程充分表明秦代手工业的发达。我们看秦始皇陵兵马俑,队列整齐,阵容庞大,从中能窥见当时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国力。所以,我们现在古代人物铜雕的价值并不只是停留在艺术欣赏上,铜雕背后的历史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东西。人物铜雕自古以来一直是一门艺术,古代的人物铜雕制作水平更是达到了非常高的造诣,不仅仅把人物的形神具备、神态刻画的惟妙惟肖,更是根据体现出当时朝代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