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校园弟子规书籍石雕

发布于: 访问:78人次

弟子规石雕,汉白玉竹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 。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是《三字经》的一种变体。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

校园书籍石雕、校园景观刻字石校园雕塑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改革的一部分,在学校营造创意氛围有助于中国培养创意人才。校园内的公共雕塑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于无形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而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近来越来越多的石雕、不锈钢雕塑走进了我们的学校,校园书籍石雕是校园环境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现着校园长期以来积淀的传统和文化,同时也代表着学校教育的主题和思想。校园石雕主要有伟人石雕像、校园大理石浮雕、刻字石以及抽象性的励志石雕几类。校园书籍石雕除了纪念性、励志性、象征性这几个特点,装饰性也是它的一大特点,避免了枯燥的学习环境,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人文色彩。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书写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装帧形式,以及形态方面,也在不断变化与变更。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