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拴马桩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高2到3米,宽厚相当,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子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辟邪镇宅的意义。石雕拴马桩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研究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雕刻技法高超,动物造型以狮子为主,人物造像设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在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亮丽的风景线。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全国。据统计,全县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全国之首。为了切实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和展示当地民俗文物资源,澄城拴马桩石雕博物馆已列入十五重点发展计划项目。
石雕拴马桩、石狮子、抱鼓石、石槽……这些曾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常见的民俗石雕,现在在农村已经“难得一见”了。随着全民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许多藏家将目光瞄准了被称为“民间华表”的拴马桩等民俗石雕,其价格也是节节走高,十年间涨了几十倍。石雕拴马桩,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我国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独一无二”。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雕刻技法融圆雕、浮雕与线刻为一体,从现存的拴马桩实物看,其动物造型以狮子为主,而人物造像则有人骑狮子、仙女献桃、道教八仙等,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内容。在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亮丽的风景线。据了解,民俗石雕不光走俏于商业机构和公园景区,还被许多热爱传统的文化人所青睐。在古色古香的书房、庭院,竖一根拴马桩,摆一对石狮子,大石槽中养几条小鱼,不但可以供人闲暇时玩赏,而且能够提升个人、家庭的整体文化品位。在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书法家张国庆家的院子里,一方约两米长的雕花石槽摆放在竹林下,槽中的一池锦鲤正游得欢快。拴马桩的收藏热潮带动了抱鼓石、柱础石、石槽等民俗石雕的收藏,民俗石雕的价格也在数年之间急速飙升,它们的价格根据大小、品相和所处地域、持有者的不同会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近十余年间涨幅巨大。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独特的民间石刻艺术品,以其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受到许多藏家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