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石雕是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按照内容的不同石雕可以分为城市石雕、园林石雕、校园石雕等等。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校园石雕。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学习旅程,首先学会穿衣吃饭,后来又去了学校学习更深的知识。在学校的生活是受益匪浅的。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在课本上,还有一些外在的事物上。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最好的基地,是人人才培养的基地。所以在校园中的雕塑也是比不可少的景观,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基金作用。校园石雕的表现形式比较的多样化,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学校在定制雕塑之后,其摆放位置也是需要斟酌的,它的摆放位置要跟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校园石雕与校园所有物质景观是一样的,积淀着校园的历史与文化。
校园石雕通过被解读,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石雕大都是运用抽象与象征的表现手法,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校园石雕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雕塑的拜访位置应该宇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校园石雕是有很多的,尤其是一些百年学府,他们的校园雕塑更是见证了这些校园的百年历程,校园石雕不断的送走一届一届的毕业生又迎来了一批批的新同学,校园石雕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物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校园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随着雕刻行业的发展,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校园石雕会有更好地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