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壁与建筑融为一体,是整个建筑实体中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实用性的墙体,也是一种具有雕刻工艺的装饰墙体。皇宫、北京四合院、乡间寺庙亦或是民间庭院,影壁雕刻都确实存在着。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座墙体虽然样式不同,但其美都来源于一定的雕刻手法,影壁雕刻在成就影壁美的方面具备着重大的意义。 由于在古代,等级地位分明,因而龙这一形象便成为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影壁与皇宫建筑相协调,雕刻的内容必然要符合其身份与地位。在皇宫当中的影壁雕刻内容,多围绕着龙展开。例如九条蟠龙嬉戏于翻腾的云波之中,因为采取了石雕中的浮雕形式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动感。不管是皇宫还是王府,影壁都要展现出帝王家华贵的身份,所以影壁的样式更为华丽,色彩丰富,九龙常常以不同色彩雕刻上色。除了龙这一大的象征符号,福寿等吉祥话语、祥瑞征兆的图形如也是皇家影壁中少不了的雕刻内容。
当然,皇宫之中并不是所有影壁都能有龙刻,在一些皇宫花园中,花鸟、天地、风水也是雕刻的形象内容,石狮子、孔雀、麒麟、小鹿的形象跃然于墙体之上。 在北京的四合院,古代官邸中,影壁似乎不可或缺。一方面是处于人们对于现实需求,即遮蔽、修饰、审美、彰显志趣,一方面又是处于风水,心理的寄托。但是不论是处于何种,影壁都受到主人家的重视。一入家门,看到眼前墙体,富有精美雕刻,吉祥话语,便让古人感到心旷神怡。在寻常人家,雕刻内容多为动物类、花草类、人物类还有一些文字图形。动物类的雕刻形象多样,有喜鹊意味喜事;有鱼意味年年有余;有鼠意味子孙满堂等。花草类的形象有梅兰竹菊,象征志趣高洁;有牡丹象征富贵;有灵芝象征如意安康等。人物类的雕刻图形,包括福禄寿三星,也有一些历史上的名人故事以此表达尊敬之百姓家的影壁大多是符合生活类的,包含美好寓意的象征。 影壁雕刻内容丰富,包含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希冀。传承古人建筑思想文化和石雕技艺,当代的浮雕照壁也必将具备审美与实用的统一!
石雕影壁因为它在门内、外的位置不同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是设在门外的石雕影壁,它是立在建筑群大门之外,正对着大门并有一段距离的一座墙壁,它往往处于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群门外,和大门外左右的建筑或者牌楼围成一个广场。北京紫禁城的宁寿宫,作为乾隆皇帝退位后居住的宫殿,自然气魄要大,在宁寿宫第一道大门皇极门的正对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上面有九条巨龙,所以称为九龙壁,它算是影壁中规模最大的了。北京北海和山西大同也各有一座九龙壁,现在人们把它们当作一座独立的大型艺术品来欣赏,其实原来分别是北海天王殿以西的一组建筑(现已毁)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桂在大同的代王府门前的琉璃影壁。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前面也有一座很长的影壁,它在木牌楼的后面,与东宫门前左右的建筑围合成一个相当大的宫门前广场。除了这类宫殿建筑群之外,在一些大寺庙前也有这类影壁。北京白云观、四川成都文殊院、宝光寺的大门前面都立有影壁;南京夫子庙利用流经门前的秦淮河作为泮池,所以门前的影壁被安置在秦淮河的南面,隔着河与庙门对峙着。 第二类是设在大门里面的石雕影壁,它们立在建筑群的门里,也是正对着入口,与门保持有一定距离,它们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防止进门的人对建筑内院一览无余,很好地起到屏障的作用